一、教學目標:
1.了解等高線地形圖之定義。
2.藉由地形模型製作過程,了解等高線地形的概念、認識分層設色圖的意義、明瞭台灣五大地形分布情形。
二、教學資源:
1.學校準備:地形學習單1張、台灣等高線地形圖紙5張、珍珠板4塊、藍色雲彩紙一張。
2.個人自備:剪刀、美工刀或保利龍切割器、白膠或雙面膠、水彩或彩色筆(一定要有的顏色:深綠色、淺綠色、黃色、淺咖啡色、咖啡色)。
三、教學步驟:
1.將台灣等高線地形圖紙,依照0m、100m、1000m、2000m、3000m等五個分層,在不同圖紙上依高度表顏色描繪線條。
2.參考課本台灣地形圖,利用水彩(色筆),將不同高度的地形予以著色,請注意地勢由低到高,相對應的顏色由淺到深(依序是深綠色、淺綠色、黃色、淺咖啡色、咖啡色),高度表著色應與珍珠板著色相對應。
▲0m~100m:深綠色
▲100m ~1000m:淺綠色
▲1000m~2000m:黃色
▲2000m~3000m:淺咖啡色
▲3000m以上:咖啡色
3.將珍珠板及藍色雲彩紙切割成A4大小,並於珍珠板貼上藍色雲彩紙(表示海洋),當成底圖。
4.將台灣等高線地形圖紙依0m、100m、1000m、2000m、3000m沿線剪下,並將剪下的等高線圖紙黏貼於珍珠板上,依序切割同樣形狀的珍珠板。
5.為了突顯1000m以上的高度,1000m、2000m、3000m需要兩層,所以切割下來的珍珠板共計需要0m一層、100m一層、1000m兩層、2000m兩層、3000m兩層。
▲將台灣等高線地形圖剪下
▲將剪下的等高線圖紙黏貼於珍珠板上,依序切割同樣形狀的珍珠板
▲切割出0m、100m、1000m、2000m、3000m的珍珠板
6.將步驟4的珍珠板依相對位置及高度,黏貼在步驟3的底板上,珍珠板堆疊時請注意各分層位置的正確性。
7.地形模型完成後,黏貼圖名、比例尺、指北針、高度表,並參考課本台灣地形圖,標示海洋及離島名稱(建議名稱用電腦打字後再黏貼)。
8.配合課本台灣地形圖,依相對位置將台灣地形名稱標示於模型上。
9.最後,請在模型空白處,標示班級、姓名、座號、製作日期及指導老師,才算大功告成。(建議作品完成後,用保鮮膜將模型包覆起來,可保存更久喔!)
▲珍珠板依相對位置及高度堆疊
▲黏貼圖名、比例尺、指北針、高度表,標示海洋及離島名稱
▲依相對位置將台灣地形名稱標示於模型上
三、班級優良作品學生合影:
各班選出成績最高的男生3位、女生3位,頒發榮譽卡1張以及合照留念。國一小朋友都很害羞耶~拍照時有些小朋友都不太敢笑出來~~素不素老師太凶了~~阿嗚~~ >
▲國一8
▲國一9
▲國一12
▲國一14
▲國一19
◎文章整理發表:范伊和老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