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本校高二社會組學生將以地理實察的方式,進一步學習地理學的應用技能部分,透過該課程的實習與討論,培養出學生對地理環境的正確認識,對鄉土充滿關懷和對真理的探究能力。
一、實察地點:
1.三灣、南庄:觀察社區營造及休閒農業發展
2.蓬萊溪步道:實察河川地形和生態保育
3.大湖:觀察草莓園及民宿等休閒農業發展
4.舊泰安火車站:探討交通變遷與聚落興衰
5.大甲溪后豐便道:河床砂石開採及橋樑工程安全之探討
6.沿途地景及氣候:交通系統連結、后里台地、苗栗丘陵、三義火炎山礫石沖積扇、三義霧、河階聚落、護坡工程、攔沙壩等。
二、時間:
1.98年2月5日,星期四,8:00-16:00
班級高二8、高二15,領隊:劉勇俊、葉瑞蘭、范伊和老師
2.98年2月6日,星期五,8:00-16:00
班級高二1、高二9、高二10,領隊:劉勇俊、葉瑞蘭、范伊和、李唯甄老師
三、活動器材:
1.觀察用:望遠鏡
2.紀錄用:筆、考察手冊、文具、相機
3.測量用:地圖、指北針、GPS、羅盤傾斜儀、高度計(學校準備)等
四、活動進行步驟:
1.行前準備:出發前要做預習,請每一位同學回家自行閱讀完畢考察手冊,確實做好行前資料閱讀的工作,及各組分配所需攜帶之工具。
2.資料蒐集:部份資料可在出發前先做蒐集,包含文獻調查、地形計測和地圖判讀等。
3.資料記錄:在實察過程的路途中,請確實觀察紀錄,到達研究區時,請進行測量紀錄和攝影等工作。
4.資料整理:實地考察後的延續工作十分重要。考察過程中,所見所聞都非常豐富,但都比較零碎。這些零碎的地理資料若不加以整理,則是無系統可言的,並無太大的教育意義,而且容易忘卻。因此需要利用地圖、圖表、模型和標本加以儲存,再以適當的統計分法加以分析,求出事物的相關性、分布規則和變化趨勢等重要特性。
5.完成結論、提出報告:將上述分析妥當的資料詳加評估及討論後,連成一致意見,尋找更深入的資料探討,完成結論、建立理論或延伸討論,並撰寫成報告,甚至召開討論會或舉辦展覽,讓其他人分享成果。
五、分組注意事項:
1.以5~6人為一組,自行分組完畢,找出組長後,至地理助教那登記各組資料。
2.兩組為一小隊,小隊長負責保管及協調儀器之使用,實察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行動,個人不得脫隊活動以免發危險。
3.報告繳交以小組為單位,報告格式可以是小論文或MV擇一,請於2月20日前繳交。
六、地點位置觀測紀錄表:
請運用GPS以及直接觀察,將本次考察沿途所經過地點的時間、絕對高度、位置以及現象加以紀錄並描述。
七、地理實察問題:
1.校車行駛於中彰快速道路或中山高速公路時,你是否看到高鐵行駛通過?若有,請描述出你所看到的行駛狀況。
2.中山高經后里收費站時,左右兩側土地平坦並有平緩起伏,請問此區的地形主要為何?
3.火炎山位於哪一條河流的右岸?你是否發現校車行經此路段時開始有霧氣出現,在路旁也有注意濃霧的警示裝置,請問為何會出現此種現象?
4.三灣到南庄的124號縣道路沿著哪一條溪谷而行?右側溪谷底有何作物種植?
5.紀錄沿途所見庭園咖啡屋、民宿及休閒農場之招牌名稱。
6.途經大湖草莓園,請將所見的草莓園配置繪圖或拍攝照片紀錄之。
7.蓬萊溪護魚步道的生態工程有哪些?並沿途紀錄你所發現的特殊河流地形景觀,最後研判與說明此區應該為河流發育的哪一時期?
8.找出指定的特色點:洗衫坑、桂花巷、日治老郵局、乃木崎、和服店、客家飲食…等等,用攝影或文字的方式紀錄下來,藉此描述出南庄老街發展與變遷的故事:
9.泰安舊火車站魅力形象商圈:我們應以地理三大研究傳統(分析)中,哪一研究傳統來做研究?請簡單敘述其理論?找出當地具有「地方感」與「魅力」的地方,並敘述如何帶動地方的經濟轉型與發展:
10.冬季的農家都做些什麼事呢?請在大安溪旁的泰安舊社區,運用地理實察的研究方法:直接觀察、訪問、調查統計…等等,紀錄你這一小組的所見所聞:
八、學生活動剪影:
1.南庄老街洗衫坑:學生恰巧看到有居民在洗衫坑洗衣服,證明洗衫坑~係金ㄟ~ ^0^
2.南庄百年老郵局:徐同學手拿V8果真不一樣,認真的學生就是帥啦~
一、實察地點:
1.三灣、南庄:觀察社區營造及休閒農業發展
2.蓬萊溪步道:實察河川地形和生態保育
3.大湖:觀察草莓園及民宿等休閒農業發展
4.舊泰安火車站:探討交通變遷與聚落興衰
5.大甲溪后豐便道:河床砂石開採及橋樑工程安全之探討
6.沿途地景及氣候:交通系統連結、后里台地、苗栗丘陵、三義火炎山礫石沖積扇、三義霧、河階聚落、護坡工程、攔沙壩等。
二、時間:
1.98年2月5日,星期四,8:00-16:00
班級高二8、高二15,領隊:劉勇俊、葉瑞蘭、范伊和老師
2.98年2月6日,星期五,8:00-16:00
班級高二1、高二9、高二10,領隊:劉勇俊、葉瑞蘭、范伊和、李唯甄老師
三、活動器材:
1.觀察用:望遠鏡
2.紀錄用:筆、考察手冊、文具、相機
3.測量用:地圖、指北針、GPS、羅盤傾斜儀、高度計(學校準備)等
四、活動進行步驟:
1.行前準備:出發前要做預習,請每一位同學回家自行閱讀完畢考察手冊,確實做好行前資料閱讀的工作,及各組分配所需攜帶之工具。
2.資料蒐集:部份資料可在出發前先做蒐集,包含文獻調查、地形計測和地圖判讀等。
3.資料記錄:在實察過程的路途中,請確實觀察紀錄,到達研究區時,請進行測量紀錄和攝影等工作。
4.資料整理:實地考察後的延續工作十分重要。考察過程中,所見所聞都非常豐富,但都比較零碎。這些零碎的地理資料若不加以整理,則是無系統可言的,並無太大的教育意義,而且容易忘卻。因此需要利用地圖、圖表、模型和標本加以儲存,再以適當的統計分法加以分析,求出事物的相關性、分布規則和變化趨勢等重要特性。
5.完成結論、提出報告:將上述分析妥當的資料詳加評估及討論後,連成一致意見,尋找更深入的資料探討,完成結論、建立理論或延伸討論,並撰寫成報告,甚至召開討論會或舉辦展覽,讓其他人分享成果。
五、分組注意事項:
1.以5~6人為一組,自行分組完畢,找出組長後,至地理助教那登記各組資料。
2.兩組為一小隊,小隊長負責保管及協調儀器之使用,實察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行動,個人不得脫隊活動以免發危險。
3.報告繳交以小組為單位,報告格式可以是小論文或MV擇一,請於2月20日前繳交。
六、地點位置觀測紀錄表:
請運用GPS以及直接觀察,將本次考察沿途所經過地點的時間、絕對高度、位置以及現象加以紀錄並描述。
七、地理實察問題:
1.校車行駛於中彰快速道路或中山高速公路時,你是否看到高鐵行駛通過?若有,請描述出你所看到的行駛狀況。
2.中山高經后里收費站時,左右兩側土地平坦並有平緩起伏,請問此區的地形主要為何?
3.火炎山位於哪一條河流的右岸?你是否發現校車行經此路段時開始有霧氣出現,在路旁也有注意濃霧的警示裝置,請問為何會出現此種現象?
4.三灣到南庄的124號縣道路沿著哪一條溪谷而行?右側溪谷底有何作物種植?
5.紀錄沿途所見庭園咖啡屋、民宿及休閒農場之招牌名稱。
6.途經大湖草莓園,請將所見的草莓園配置繪圖或拍攝照片紀錄之。
7.蓬萊溪護魚步道的生態工程有哪些?並沿途紀錄你所發現的特殊河流地形景觀,最後研判與說明此區應該為河流發育的哪一時期?
8.找出指定的特色點:洗衫坑、桂花巷、日治老郵局、乃木崎、和服店、客家飲食…等等,用攝影或文字的方式紀錄下來,藉此描述出南庄老街發展與變遷的故事:
9.泰安舊火車站魅力形象商圈:我們應以地理三大研究傳統(分析)中,哪一研究傳統來做研究?請簡單敘述其理論?找出當地具有「地方感」與「魅力」的地方,並敘述如何帶動地方的經濟轉型與發展:
10.冬季的農家都做些什麼事呢?請在大安溪旁的泰安舊社區,運用地理實察的研究方法:直接觀察、訪問、調查統計…等等,紀錄你這一小組的所見所聞:
八、學生活動剪影:
1.南庄老街洗衫坑:學生恰巧看到有居民在洗衫坑洗衣服,證明洗衫坑~係金ㄟ~ ^0^
2.南庄百年老郵局:徐同學手拿V8果真不一樣,認真的學生就是帥啦~
~ 貼近土地,從細微處觀察,你會發現,世界變得格外美麗 ~
◎圖文整理發表:范伊和老師
全站熱搜